時下正值求職高峰,一些“求職指導”書也開始走俏書市,如何包裝簡歷、面試有哪些技巧,這對于一些剛從學校畢業(yè)的“求職新手”特別有吸引力。然而有關專家提醒讀者,不要盲目相信那些花哨的求職指導書,其中有許多是誤區(qū)!
有些求職指導書上是這樣“指導”讀者的:形式上要顯得與眾不同,突出你的個性。有一位人事經(jīng)理曾經(jīng)拿到這樣一封求職信,求職信封上寫道:“不看我的簡歷,您將遺憾終生。”打開一看,卻發(fā)現(xiàn)3個錯別字,結(jié)果可想而知。“出挑”的簡歷不是形式上的不同,而是要在實質(zhì)上顯現(xiàn)個性,比如在填寫簡歷中用詞準確到位,以體現(xiàn)自己駕馭文字的能力;在內(nèi)容上寫出特別的求學、實習經(jīng)歷,來體現(xiàn)個性、能力的出眾,這樣的“眼睛一亮”才讓用人單位感到舒服。當然,形式的獨特并非禁忌,比如用黃色的復印紙打出簡歷就獨特得恰到好處。簡歷的包裝并不是簡單的“矯情肉麻”,更不是夸大虛假的“偽裝”,而是應該根據(jù)應聘不同職業(yè)做出相應的改變。比如一個物理系的女生想去做文秘,她可以把自己的專業(yè)背景做一定的“模糊處理”,改“某大學物理系”為“某大學理學士”,這樣就免去了用人單位可能造成“人才不對口”的壞印象。
對于面試技巧,有些指導書上的“訣竅”也顯得并不那么高明。比如當面試者問你期望的薪水是多少時,有的書上說,要化被動為主動,不妨很有信心地反問他一句:“你們打算出多少?”然而事實上卻是很少有面試經(jīng)理欣賞這樣的作風,比較容易接受的回答是:“我聽朋友說,現(xiàn)在這樣的職位的市場行情是……”這也和不同公司的文化背景有很大關系。比如當老板問你:“5年以后你希望你是怎樣的職位?”一句“和你一樣”的回答可能讓個性張揚的美國人尤其欣賞,卻可能在內(nèi)斂含蓄的東方人面前敗下陣來。因此面試中的問答并不是像有些求職指導書上所寫,有這樣那樣的“標準答案”,如何“應人制宜、應時制宜、應地制宜”才是關鍵。